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业与节能环保的美妙组合(光伏建筑一体化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描述)

147小编 次浏览

摘要: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业与节能环保的美妙组合

何为光伏建筑一体化?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发电设备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光伏发电设备与建筑的结合,即附加贴合在建筑外。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发电设备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发电设备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

光伏建筑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首先,光伏设备能够发电,这样一来能降低能耗,既节能环保,又能为使用者减少电费开支,同时部分厂商的设备发电后可以联入国家电网,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其次光伏建筑实现一体化后,光伏设备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可与建筑实现融合,这样一来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另外光伏设备在炎热的夏天可以既吸收光能,又为建筑整体降温,可减少在使用空调上的电力开支。

光伏设备的原理和发展现状

目前光伏材料分为三类,硅类和非硅类。硅类又细分为三类,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类。非硅材料包括铜铟镓硒和碲化镉。

在这些光伏材料中,单晶硅的转换效率(即为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最高,可达22%左右,非硅材料的效率较低,普遍只有百分之十几。非硅材料虽然转换效率较低,但其有具有柔性的优点,这意味着,这类材料在宏观上可以略微弯折和扭曲,可以装在复杂、容易发生震动、变形的表面上。例如共享单车的发电车筐,就是这类柔性光伏材料的用武之地。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目前国内外均有建筑实现了部分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光伏幕墙上,有位于广东河源的华侨城项目,这栋建筑的外立面大量采用了光伏幕墙,装机总量达312千瓦,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南昌的高新区科创中心项目,这个项目的装机总量达到了460千瓦。

除光伏幕墙之外,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还发展出了光伏瓦,即将光伏材料做成瓦的形状,从而既能发挥瓦的功能,还能够发电。特斯拉于近年开发出了太阳能瓦solar roof,这种瓦片看起来与传统瓦无异,但是它由钢化玻璃制成,强度可达普通瓦的三倍,同时还能够发电。Solar roof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大范围推广,目前该项目也进入了上海,欲在我国开拓新的市场。

此外,我国的汉能公司也开发出了一款叫做汉瓦的光伏瓦。汉瓦采用了铜铟镓硒技术,因而可将瓦做成曲面。汉瓦在我国的安徽、江浙地区有小规模应用。

光伏建筑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首先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的造价普遍较高,一平米的光伏玻璃的单价达1600元,而普通幕墙的价格仅为700-800元。光伏瓦的价格以汉能的汉瓦为例,每平方米为1000元左右,而普通瓦仅为一百元左右。因此,较为高昂的造价是阻碍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此外,光伏产品发电效能也有待提升,目前光伏玻璃的光电转换率普遍偏低,优秀的产品也仅可达到20%。而且该类产品发电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季节、天气、尘埃沉淀、朝向和角度等。因此实际转换率可能远远达不到厂商所宣传的那样高。

随机内容
如何选择好的车间环保节能厂家?(生产车间节能减排措施) 如何选择好的车间环保节能厂家?(生产车间节能减排措施)
政府采购走过的绿色足迹(绿色采购文件) 政府采购走过的绿色足迹(绿色采购文件)
6月8-10日 | 2022上海国际环保展,多维度深入探讨环保行业发展未来!(上海环境展会) 6月8-10日 | 2022上海国际环保展,多维度深入探讨环保行业发展未来!(上海环境展会)
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播报︱节能环保周来啦(浦江县节能减排) 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播报︱节能环保周来啦(浦江县节能减排)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降碳减污、节能环保驱动山东经济向“绿”发展以为她们退圈了,原来是被“医美”害惨了,这11位女星已物是人非(节能减碳的措施)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降碳减污、节能环保驱动山东经济向“绿”发展以为她们退圈了,原来是被“医美”害惨了,这11位女星已物是人非(节能减碳的措施)
合肥蜀山区现“神秘射线”?原来如此(合肥大蜀山活火山) 合肥蜀山区现“神秘射线”?原来如此(合肥大蜀山活火山)
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意义)(啥是低碳生活) 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意义)(啥是低碳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20个环保小知识,你都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20个环保小知识,你都知道哪些问题) 日常生活中的20个环保小知识,你都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20个环保小知识,你都知道哪些问题)
中国节能宋鑫:央企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示范带头作用(中国节能“1+4”双碳行动方案编制指南) 中国节能宋鑫:央企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示范带头作用(中国节能“1+4”双碳行动方案编制指南)
京津冀协同促发展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构建的区域) 京津冀协同促发展 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构建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