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能环保产业需要创新商业、服务模式,从全链条、多领域做综合服务进行全面突破。

近年来,国家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各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研发、应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双赢。作为新型战略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问题。近日,在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敬超向新华网记者表示,节能环保产业需要创新商业、服务模式,结合节能环保,最大限度利用残余价值,并从全链条、多领域做综合服务。


两个“不匹配”需要创新服务、商业模式
节能环保行业相较于制造业、资源开发企业或者使用企业来说是落后的。 处在这个环境里,作为环境治理企业的参与者来说,环保产业现状和要处理现在污染相比较而言,能力上、技术上或者服务的模式上也不相适应。所以现在是两个不适应,一个是经济发展和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现状不匹配,二是治理污染的参与者跟企业所具有的能力和面对的任务不相匹配。
像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超速发展一样,环保企业产业也应该超速发展,才能够匹配得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怎么超速发展?一个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这是环保产业要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只有在政府的重视下,全社会,包括企业生产方式、老百姓生活方式才会有所改变,环保企业才有力量做存量的污染治理,人才才会逐渐聚集。
第二方面是各个企业有主观能动性去投入人力物力去研发、创新。现在环保企业之所以能力不匹配,是核心技术不足,服务模式或者服务意识也不是很足,所以在这两方面提升要投入大的精力去研发,创新服务模式或者商业模式。

节能、环保结合 利用参与价值
环保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节能产业似乎发展速度不能与之匹及,究竟该怎么看待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原来都在提“节能环保”,但没有真正把这两个事结合在一起做。环保更多的是治理废弃物、污染排放。节能本身含着能源高效利用。要把节能和环保紧密结合在一起,治理废弃物的同时废弃物要变废为宝,尽最大努力利用它的残余价值。就像高炉煤气的热值只有天然气的十分之一,从环保的角度,只要把它处理了、不排到大气里就OK,但现在利用只有天然气百分之十的废气,进行能源转换,利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做到它的效率和天然气一样。


研发成果共享 效益价值分成
对于目前的环保环境,尤其是都市环保环境。该如何创新技术呢?第一,国内有大量的研发投入,公司到2018年所采用和使用的技术,全部是2000年以后成立以后逐级开发,不断的更新换代,自有的先进专有专利技术,都是国内自己的核心技术。第二,资金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现在国内在推一个研发的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强大的实验研发分析中心,有六大试验室,同时还配备相应的辅助研发人员。
第三个优势,专业齐全,我国有十几个专业。如果能做到产学研结合,环保提效增益将会更加显著。例如创建一个共享平台,大学教授、研究所研究员都可以带着相应的课题在平台上,给它提供硬件条件、提供资金、提供辅助的研发人员。
目前国内正在探索研发成果共享的机制,因为目的不是研发成果去申请奖、申请专利后就束之高阁,而是要尽快把它实现到实际应用过程中去,让它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效益怎样去分配,探索出一个成熟机制。这是研发模式的创新。还有一个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以往作为治理企业,针对你某一个排放物做完治理就交工。现在要做到多专业协同,多种污染物同时治理这样一个管家式的、综合性的模式。

对于综合处理,先做整体规划,系统解决方案,逐级给它处理。同时,可以引进相应的投融资平台来进行投融资。对于耗能大户,可以把节能和减排的概念相结合,尽最大程度运用它残余能量,在治理这个过程中实现节能的价值。在运维后期服务过程中不断还可以不断升级改造,达到良性循环,在环保管家式的服务在过程当中,尽可能用节能环保创新技术产生节能效益价值,这个效益价值共享平台内成员企业都可以参与分成,达到效益分成链条化。

中铁置业集团上海投资公司,是中国中铁旗下中铁置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中铁置业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的专业公司。公司站在城市开发运营商的高度,确立了以棚户区改造、新城综合开发和特色小镇为主的三大投资领域,从规划城镇到运营城市,从改善民生到招商引资,从促进就业到增加税收,积极发挥核心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重塑生活品质,为地方更好更快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在节能环保产业链资源版块,中铁置业集团上海投资公司不仅整合了自主创新、内联外引与产学研结合的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体系,更聚合了节能环保产业上、中、下游产业联动资源,可以为政府或企业城导入非常系统的节能环保产业资源。

世界500强的品牌辐射力,国际化的资源体系,中铁置业集团上海投资公司将为众多新城开发建设,导入节能建筑全产业链的资源体系:
第一,对于当地而言,导入国际化的产业资源,以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加速当地棚户区改造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当地就业和财政收益;
第二,对于节能环保产业链上企业而言,打乘中铁置业上海投资公司的产城融合“快车”,融入更多新城开发,结盟更多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开拓更为广远的品牌业务疆土。

敬邀合作共襄!
详询请联系: 左女士 15800868842

点击左下角加入战略联盟了解更多投资拓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