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万亿产值(安徽新能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147小编 次浏览

摘要:转自:中国环境报

转自: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乔建华

“2021年以来,我们围绕‘双碳’目标,聚焦新能源、先进节能、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碳中和五大领域,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涉企服务、加强要素保障,大力推进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末打造成万亿产值。”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的分会场——生态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交流会上,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罗宏介绍道。

罗宏向前来参会的各国政府的代表、中外企业界的代表发出邀约:“希望大家到安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徽风皖韵,深入对接合作,与我们共享前景可期的新机遇,共赢合作发展的新未来。”

那么,在环保产业合作领域,安徽到底有哪些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4个国家战略覆盖

在中国版图上,安徽居中靠东,沿江近海,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

安徽拥有高铁运营总里程居全国第1位,共计2500公里,是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以合肥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聚了中国40%的人口和50%的消费市场。

正是凭着这样的独特区位,安徽是唯一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4个国家战略覆盖的省份。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条件。

除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安徽的创新能力较强。据介绍,安徽布局有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21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7267家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8559家,全省人才总量突破900万,研发人员超过35万,柔性引进院士332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罗宏表示:“安徽产业基础扎实,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创+产业’道路往前走,以‘芯屏器合’为代表的产业体系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以‘数字安徽’为牵引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十三五”期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0%。全省GDP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GDP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发展格局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

据了解,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路径时,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省政府设立了十个新兴产业推进组,每个产业推进组由省领导担任组长,并成立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承担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专班的具体工作。

而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中,安徽坚持省长、市长,厅、局长顶格倾听企业意见建议,顶格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罗宏介绍称:“我们推行‘一站式’‘组团式’服务,提高决策和服务效率,推动招引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建设、投产。我们确定了9个市为产业发展重点市,与15家重点园区建立了联合招商机制,确定100家重点企业、138个重点项目重点跟踪服务,培育龙头。”

据悉,在安徽省、市、县三级部门的努力下,2022年,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招引项目共1647个,总投资额11549.6亿元,位列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第一;两年来,产业规模量质提升,2021年,实现总产值3989亿元,同比增长27.8%,2022年,实现总产值5028亿元,同比增长26%。

积极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强化科技赋能

当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风口行业。

这些年,安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先手之利”。

据介绍,未来,安徽省将加强产业关键环节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在更多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推广本地应用,为更多的企业赋能;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学研用”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企业“出题目”、政府和科研院所“做答案”,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跟进人才链,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一手抓育才,扩大高校课程专业设置,壮大人才底数,一手抓引才,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和生动丰富的应用场景,汇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高端人才、应用型人才,不断壮大人才增量。

安徽省积极构建金融服务平台。记者了解到,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先后与国开行、农发行、工商银行等9家省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合作银行将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不低于4000亿元授信贷款。2022年,合作银行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授信2024.64亿元、发放贷款718.41亿元。同时,组建了总规模120亿元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主题母基金,将形成总规模400亿元的母子基金群。

另外,安徽省拥有120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在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借此强化科技赋能。“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我们定期发布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应用场景,去年我们发布了28个应用场景、场景解决方案68个,广邀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科研机构,用‘新技术’解决‘真需求’。成立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是‘十四五’期间安徽成立的五大研究院之一,落户在‘中国环境谷’。”

罗宏表示,有信心,借“双碳”战略东风,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随机内容
教育企业跨界节能环保领域谋转型 博通股份拟收购新三板公司驭腾能环55%股份虞书欣早期比基尼照片曝光!网友:她性感火辣不止眼睛大(博通股份吧) 教育企业跨界节能环保领域谋转型 博通股份拟收购新三板公司驭腾能环55%股份虞书欣早期比基尼照片曝光!网友:她性感火辣不止眼睛大(博通股份吧)
BBC:别看“高清”视频了,你知道节能减排多不容易吗?(2021年节能减排宣传视频) BBC:别看“高清”视频了,你知道节能减排多不容易吗?(2021年节能减排宣传视频)
“绿色导管室”开启手术“零射线”时代(绿色管道 平安管道) “绿色导管室”开启手术“零射线”时代(绿色管道 平安管道)
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倡议书(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总结) 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倡议书(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总结)
全应科技全力打造节能减排计划和方案,赋能低碳环保战略(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条怎么写) 全应科技全力打造节能减排计划和方案,赋能低碳环保战略(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条怎么写)
工信部公示“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海信冰箱彰显节能保鲜双重实力(能效之星2020) 工信部公示“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海信冰箱彰显节能保鲜双重实力(能效之星2020)
报告显示:高耗能行业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央媒终于忍不住了!以那英为首的三位明星被制裁,网友:罪有应得(高耗能行业范围为几大类) 报告显示:高耗能行业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央媒终于忍不住了!以那英为首的三位明星被制裁,网友:罪有应得(高耗能行业范围为几大类)
易暖兰炭节能环保炉在本届炉博会崭露头角(易暖兰炭取暖炉) 易暖兰炭节能环保炉在本届炉博会崭露头角(易暖兰炭取暖炉)
低碳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做(低碳生活可以怎样做) 低碳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做(低碳生活可以怎样做)
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荷兰艺术家彼特·范登·布格油画作品︱艺术名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荷兰艺术家彼特·范登·布格油画作品︱艺术名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